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她坐落在工人运动的摇篮、拥有“云中草原、户外天堂”武功山的萍乡市,隶属江西省教育厅直属管辖。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
学校创办于1956年,肇始于煤炭工业部在江南设立的第一所煤炭类中专学校,1958年与中南煤炭管理局萍乡煤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江西煤矿学院(本科),1964年复名萍乡煤矿学校,1973年更名江西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入选国家级重点中专,1996年更名江西省第一工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五易校名,但初心不改,始终以“为中华育英才、培大国之工匠”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二、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红心铸魂、匠心赋能——双心”主题党建品牌特色。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先后荣获江西省第一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萍乡市红色堡垒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评全省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思政考核中获评A等,获批全省“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评江西省高校“双师同堂”示范课堂2个。
二是着力打造“三心”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致力于提升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环境文化让人舒心、学习工作让人开心、安全保障让人放心的“三心”校园文化建设,广大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持续开展“毛泽东诞辰纪念周”传统特色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三是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发展特色。学校紧紧围绕省委“1269”行动计划和萍乡市“10210”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品牌创优活动,持续拓宽政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深化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联合共同体、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建设,先后同浙江省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世界500强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材料产业学院、教师实践流动站。学校作为牵头院校成立萍乡市新材料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四是“育训结合、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机制、筑牢“五育并举”根基,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综合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综合育人实效。不断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从学校到企业、从学习到就业、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雄厚的办学实力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630余亩,有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435人),设有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联合培养专升本本科专业2个、全日制高职专业40个,其中光伏、采煤、矿山机电等3个专业为全国重点专业,数控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和光伏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优势专业,并入选江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7人,有博士学位7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江西省高层次人才22人、江西省首席技师3人、江西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1人、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1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231人。
四、良好的办学业绩
一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一把手工程”为统领,统筹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的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快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普通高校第一方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在95%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评估优秀单位,2023年省教育厅专门致以感谢信。
二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累获佳绩。获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获一等奖1项,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获评江西省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获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3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107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8项、铜奖1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精品课程4门,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5本。
三是办学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连续2年获评江西省平安校园、连续16届萍乡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并在2023年度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公办专科)综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五、清晰的办学目标
学校按照国家“三新一高”战略部署、围绕省委打造“三个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决策,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厚德、强技、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坚定“以新工科为主体,以新能源为特色,以数字经济为发展方向”的办学定位,锚定“建设一流的专业”“锻造一流的师资”“培育一流的学生”“铸就一流的质量”等“八个一流”建设目标,打造山水诗意校园、人才培养高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22日)